close


‧內有電影【明天過後(The Day After Tomorrow】觀影記敘與劇情,請慎入。



我承認我是個看電影很龜毛的人,然而隱藏在百般挑片的心態之下,卻常常會因為某些極微不足道的原因,而興起趕赴電影院的念頭。

在看 Troy之時,曾經在電影院看到 The Day After Tomorrow的預告,還滿吸引人的沒有錯,但那時候我並沒有想看的強烈衝動,雖然我還滿愛看災難片的,但是近年來的災難片似乎和戰爭片或者科幻片一樣,面臨某種瓶頸,當時,我記得我曾轉頭和霈曦說:

「哎,又是一部把紐約市搞得亂七八糟的電影。」

然後我看到某條新聞,大意是美國政府曾要求NASA大氣實驗室的人員不得對此片發表公開評論,也不得在訪問中針對此片做任何解釋;該新聞同時提到2001年時美國因經濟因素拒簽京都協議書(二氧化碳排放量必須低於某標準)。就這樣,很莫名其妙地,我對這部片產生了興趣。

總的來說,這是一部集龍捲風(Twister)、顛峰極限(Vertical Limit)、與ID4(Independence Day)於一身的電影。照例一定要把紐約市搞得亂七八糟,自由女神像自然不能倖免。只不過這部片多了一個諷刺美國人的橋段:當北部氣候驟變,大批美國人向南移動,非法穿越美墨邊境。當字幕打出「US Refuge Camp in Mexico」時,全院的美國人不禁爆笑出聲。我也忍不住和隔鄰應答:「So sarcastic, isn't it?」

但我心裡想的是,這樣一個浪費資源的國家啊,當世界其他國家都奈何不了她的時候,難道真的只有冥冥未知的自然能夠讓他們醒悟,他們每日使用的資源其實必須由全世界一起分擔風險?

要將災難片拍到撼動人心、值得思索,並且不流於瑣碎其實是很考驗導演功力的一件事情。在這點上,我覺得導演處理的有點蕪雜,有許多支線僅僅只是為了陪襯主線,當陪襯的功能消失之後,支線的人物也跟著消失了,黑暗之後,火焰熄滅之後,什麼解釋都沒有,未免令身為觀眾的我有些失望。那三個乾杯的科學家是死守實驗室呢?或者其中一個還能看到初生兒子長大?其實導演可以多花一些心思,處理地更發人深省,而不是就這麼跳回主線,似乎整個世界都為了主角存在。為了救主角的兒子,他的同事犧牲了(還好沒有更多人因此犧牲),只因為主角的一句:「我要遵守承諾。」其他人的世界都可以因此毀棄。

也許是因為這樣,讓我一直有「電影院是不是有剪片?」的疑問。

但是這部片的理論很是有趣。當我看預告片時曾經一頭霧水地不知道為什麼颶風會和冰河時期扯上關係,但是片裡一解釋就明白了:兩極冰帽溶解造成海平面上升,新鮮水流注入海洋的結果改變洋流,因此也影響了氣候。當電影散場,同去的資訊系高材生們抱怨聽不懂前因後果,我很高興我曾修過一門課叫做海洋學,幫助我的理解。

如果說語言是一種誤讀,那麼其實在美國看電影最有趣的是,便是看大家如何「誤讀」電影,在沒有字幕不諳主題口音多元的黑暗裡,每個人攫取的線索都不同。或許,這可以是另一種心理或者行為分析的工具。

我同時也對Sam一行人躲在紐約市立圖書館,必須靠燒書取暖的意象感到印象深刻。在那當中,有一個人一直抱著聖經,有人問:「你是教徒嗎?」他說:「不,我不是。但我要保護這本書,這可能是人類有文明開始第一本偉大的著作,我怎能讓它被燒掉?」在那幽暗的空間,冰封的世界裡,當一個一輩子與書為伍、愛書如命的人必須倚仗焚燒字句來取得維生的溫度,你的最後一本書會是哪一本呢?你會抱著哪一本書生死共存?我不能想像,因為我知道,在那個時刻,我情願燒盡所有的書,只求和我愛的人互相依偎,直到最後一絲焰火熄滅。

因此我無法評論這部片的配樂,沒什麼存在感的配樂,我唯一的感覺是:咦?跟特洛伊的配樂怎麼好像有點兒像?它無力帶我掙脫泥沼:從頭到尾,我腦中一直響著那首「明天」:


明天我們還會記得嗎
當歡喜悲傷都已成了過去
生命 我不懂 何時它要劃下句點

明天我們還會記得嗎
當深情至愛都將化作灰燼
時間 太匆匆 你我都來不及把握


何時我能夠在看電影的時候有一時片刻忘記,那一個我早已失落的起點?





照例來記錄一下今天看到的預告片。
Dodgeball,美式搞笑片,全場都笑得很開心,只有我這個亞洲人不知所云,唉。
Open Water,一部令人覺得匪夷所思,同時覺得「什麼?兩個人在大海中抱著就可以拍一個半小時?」的片。
Cellular,看完會令人不想辦手機的恐怖片。
I, Robot,令我覺得沒啥新意的科幻片,唯一吸引我的大概是威爾史密斯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ingingwi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