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龜的夢想  

 

 

 

有一次,我出了「龜兔賽跑外一章」這個題目給作文班的小朋友寫。

引導的時候,我問小朋友們:「如果烏龜和兔子再比賽一次,你們覺得誰會贏?」

「當然是兔子啊!兔子跑得本來就比烏龜快。」他們不假思索便這麼回答。

「哦?可是第一次是烏龜贏啊。」

「那是因為兔子輕敵,牠這次只要按照正常速度跑,烏龜根本不是牠的對手。」

「那如果這次又發生什麼意外呢?」我笑笑反問:「例如兔子跑到一半迷路、或者突然身體不舒服……,等等,有很多種可能喔。」

「可是老師,烏龜也有可能發生意外啊,不可能每次都是兔子倒楣吧。」

眾人七嘴八舌,討論不休。身為老師,看到學生一如預期地掉入自己設的讓他們充分發揮想像空間的陷阱,當然很是高興,可是微笑著默默聽孩子們討論時,我忽然發現,在孩子們的心中普遍不認為「烏龜贏過兔子」這件事會發生,對他們而言烏龜只是剛好抓住兔子睡覺的空檔「僥倖」成了贏家,和傳統上這故事傳遞的「堅持到最後就是贏家」的觀念一點也沾不上邊。

是啊,正常而言,兔子怎麼可能會輸給烏龜?睡個午覺就被逆轉的結果,不過是編故事的人一廂情願,當先天條件差距如此之大時,努力真的有用嗎?

俗諺說三歲定終生,看著那些年僅十、九的小孩,其實老師很難不去想像他或她的未來,有些孩子是家中瑰寶,和父母互動良好;有些孩子爹不疼娘不愛,能夠乾淨整齊的走出家門都是罕見。面對這樣巨大的差異,有時候老師真的很難樂觀地告訴他們「只要努力、只要堅持,到最後你就能完成你的夢想。」這麼天真的教條,有時候我真的覺得,講出來有種昧著良心的感覺,喉嚨裡堵得難受。

更何況,這是一群壓根兒不相信烏龜能夠贏過兔子的現代小孩哪。

如果烏龜從來就沒辦法跑贏兔子,那麼牠應該怎麼辦?

在江之島時,我曾經遇過這麼一隻烏龜,牠個頭中等,長相尋常,吸引我注意力的原因是牠的動作:牠的大半個身子都在水池中,但牠伸長前臂攀住池緣,很用力地想要爬上岸邊。一次、兩次、三次……,牠真的試了很多次,每次失敗都會受到後座力影響「砰!」的一聲墜進水池深處,但牠很快搖搖晃晃地遊近池畔,進行下一次嘗試。我蹲在池畔觀察很久,甚至把原本對準池畔花木的相機鏡頭轉過來對著牠,和牠一起期待登陸瞬間,但是牠一直沒有成功,可是,直到我看膩了離開那裡(哪一個觀光客會蹲在池邊看一下午的烏龜呢?),牠也一直沒有放棄。

彼時池畔不遠處有不少懶洋洋攤著身體曬太陽的烏龜,於是我猜,烏龜的夢想大概就是這樣吧!

牠是跑不贏兔子,但跑贏兔子似乎也不是烏龜在乎的事情,牠只想躺在暖暖的石塊上,悠哉地做個日光浴,即使在那之前,牠必須花一個下午(也許是一整天)的時間,一次又一次嘗試從池水中撐高自己那帶著重殼的身體,然後,一次又一次的掉進水中。

我很想告訴我的學生,人從來就不是要學習如何成功,而是學習如何面對失敗。能夠踩著自己的挫折堅毅前進的人不一定能夠在這一次的嘗試中大獲全勝,然而他會離自己的夢想更近一點,但是即使那麼努力了,很有可能我們念茲在茲的夢想,永遠是那麼遙遠,永遠距離我們另一個太陽系的數以千萬計光年那麼遠,或者像你們心中,烏龜在賽跑中贏過兔子的可能性那麼低。

這個時候你該怎麼辦?

如果我不是一個老師,我大概會坦白說:放棄吧,學習做一隻普通的烏龜,把贏過兔子的夢想改成爬上岸曬太陽,因為大部分的人都是這樣的,就像老師之所以來當老師,也是這樣的。

但是那並不可恥,也不需要遺憾,因為你知道,就算是這麼平凡的夢想,也有達成的難度,只要能夠按部就班不愧人我的努力而達成的夢想,就是可貴的夢想,看看那隻掙扎半天的烏龜就知道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ingingwi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