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時序近來似乎運行到「流年不利」那一格,開學的兵荒馬亂尚未完全結束,我卻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的莫名其妙右腳踝犯痛,痛到站立不穩行走艱難,除此之外,廚房裡也頻頻出錯:奶油餅乾烤了兩次都沒成功、鍋貼煎得亂七八糟、好端端的紅豆湯,也被我煮成了紅豆飯。淨出一些奇奇怪怪的錯誤,除了犯太歲之外,還真不知道要將責任歸咎給誰。

但是東西煮了,即使沒成功,也得想辦法「處理」。本著中國人不隨便浪費糧食的精神,我對著那鍋「紅豆飯」想了又想,決定來做銅鑼燒或者車輪餅,順便利用一下做餅乾剩下的低筋麵粉。

車輪餅又稱紅豆餅(雖然我最愛的是花生口味),其實和東洋的銅鑼燒有異曲同工之妙——參考了幾份食譜,這兩種點心所使用的麵糊,不論材料作法都大同小異,差的只是形狀:車輪餅形如車輪,緊緊將紅豆餡夾藏其中,銅鑼燒則如兩面銅鑼,中央塗布紅豆。

由於缺乏專業紅豆餅攤的生財工具:模型,我決定一切將就,做成不需要費工的「銅鑼燒」就好。首先打兩顆蛋至泛白,加入少許砂糖打勻,然後篩入總量大約半杯的全麥低筋麵粉和半杯正常低筋麵粉,一面篩麵粉的過程,一面繼續扮勻麵糊。此外,我還加了些許蜂蜜(想甜的更有風味)、一小匙綠茶粉(紅豆抹茶想來很配)、和一點點鮮奶(稀釋因份量估計失誤而太稠的麵糊)。

至此,許多西點能手大概可以知道我做餅乾失敗的原因——完全是因為我做菜向來秉持著中國人的「差不多」態度所致,各種材料的份量紙上談兵,真正進了廚房,但憑自己的直覺亂入,不成功,怪不了誰,只能怪自己。

麵糊調好,準備好我的紅豆「飯」,開火熱平底鍋。因為煎的是甜點所以不用橄欖油改用無鹽奶油,頓時廚房中一陣瀰漫的香味,足以讓甜食愛好者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先煎一片完整的餅皮,鏟起來備用。煎第二片餅皮時,在半熟不熟的狀態下將紅豆鋪排在尚未完全凝固的表面,蓋上第一片餅皮,翻面。

由於拿捏不定主意,我煎的「銅鑼燒」面積異常大,直逼我家平底鍋大小,吃的時候還得拿刀切成四片,才好拿。這又不像「銅鑼燒」了,反而比較類似大學時公館賣的一種名為「古早味煎餅」的東西,記得有紅豆、芝麻等等口味,切成六分之一圓狀,前男友很愛吃,常常逛街經過便買一份拿在手上,冬天熱呼呼的吃更好。我雖然不吃這種餅,卻很喜歡陪他等在一旁,看老闆熟練的倒麵糊、放內餡、煎餅切塊的模樣。倘若天氣冷,就算不吃,挽著他的手看煎餅的熱騰騰白煙,也是一種幸福。

無端連結的過去,反而讓我笑了。從以前看別人作看別人吃的幸福,到現在自己動手順便吆喝室友品嚐的幸福,在無意間,或許隱隱喻示著:能夠自己創造幸福的人,才有能力給予、才有能力享受對方付出的幸福。

而我從先前的失敗跌跌撞撞地站起身來,準備,迎接遠方不知從何而來、不知姓誰名誰、不知會不會出現的幸福。

我和室友,就站在廚房裡,當爐而食,且笑且談。而我,看著那鍋仍然為數不少的「紅豆飯」,說:

「嘿,明天來做紅豆麻糬好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ingingwi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